
派币(Pi)自推出以来,凭借其 “手机挖矿” 的便捷模式吸引了全球超 1800 万活跃矿工参与,主网上线后,其价格走势备受关注。但预测派币主网后的价格,犹如在迷雾中摸索,充满诸多不确定性。
在 2025 年 2 月 20 日主网上线初期,派币价格走势宛如过山车。上线后短时间内,价格一度冲高至 2.98 美元,然而随后迅速回落,在 24 小时内暴跌超 50%,最低探至 0.7 美元附近。截至 2 月 24 日 11 时 45 分,价格为 1.6 美元,市值超百亿。早期免费或低价获取派币的用户,因长期无法交易,积累大量币量,主网上线后纷纷抛售套现,瞬间增加市场供应量,成为价格下跌的直接推力。
派币尚未在币安、Coinbase 等头部主流交易所上线,这严重限制了其流动性。缺乏大型交易平台的背书与流量引入,新投资者进入市场难度增加,市场活跃度与交易深度大打折扣,价格难以在广泛资金参与下形成稳定支撑。主网上线前,派币期货合约(Pi IOU)价格被严重高估,部分高达 200 美元,使许多投资者对主网后的实际价格产生不切实际的预期,一旦价格未达预期,抛售压力便会加剧。
从长远视角分析,派币总量 97 亿,初始发行 10 亿枚,其余代币锁定在用户钱包,后续逐步解锁。未来一年内预计解锁超 16 亿枚,价值约 14 亿美元,大量新增供应将对币值造成冲击。不过,技术分析也提供了不同视角。从价格图表看,派币出现 “下降扩展楔形” 的看涨形态,若该形态有效,分析师预测到 2025 年 4 月价格有望触及 1.19 美元,较当前有 45% 左右涨幅。若能突破 1.30 美元关键阻力位,恢复看涨趋势,甚至可能涨至 3.5 美元。但这一切都建立在诸多假设之上,市场瞬息万变,影响因素众多。
派币的扩张模式与传销高度相似,其 “拉人头” 扩张方式,以及上线从下线获取利益的层级关系,都引发监管担忧。在我国,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被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,虚拟货币 “洗钱” 已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主流手法。参与派币交易,不仅面临价格大幅波动带来的资产损失风险,还可能因违反法律法规,导致资金难以得到法律保护。
尽管市场上对派币主网后的价格预测众说纷纭,但投资者务必保持理性与谨慎。在虚拟货币市场高度波动、监管政策不明朗的当下,不应盲目跟风投资派币,以免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