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稳定币政策最新消息:监管落定,蓄势待发

2025 年 5 月 21 日,香港立法会正式通过《稳定币条例草案》,并确定于 8 月 1 日起正式生效。这一消息标志着香港在稳定币监管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,为稳定币市场的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《稳定币条例》重点在于构建发牌制度。今后,任何人若在香港开展法币稳定币发行相关业务,或在香港内外发行锚定港元价值的法币稳定币,都必须向金融管理专员申请牌照。在储备资产管理及赎回方面,相关从业者也需满足严格要求,包括妥善分隔客户资产、维持健全的稳定机制,以及在合理条件下按面额处理稳定币持有人的赎回请求。

香港政府积极推进稳定币监管政策,有着多方面的考量。从全球视角来看,当下主要金融中心都在探索加密资产监管模式,香港先行先试,能够抢占全球虚拟资产监管的话语权,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贡献 “香港方案”。从自身发展出发,完善稳定币监管框架,有助于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,吸引更多合规的全球虚拟资产企业和人才汇聚,提升投资者信心,扩大市场规模。同时,这也是对 G20、金融稳定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加强稳定币监管倡议的积极响应,使香港金融监管进一步与国际接轨。

早在《稳定币条例》出台前,香港金融管理局便于 2024 年推出稳定币沙盒计划,京东币链科技、圆币创新科技、渣打银行等多家企业已率先进入沙盒测试阶段,其中京东稳定币已步入测试第二阶段。随着《稳定币条例》生效,金管局将加快处理牌照申请流程,推动合规企业有序开展业务。

在应用场景拓展上,稳定币被寄予厚望。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指出,稳定币并非投机资产,而是新型支付工具,旨在解决跨境支付长期存在的速度慢、成本高、效率低等痛点,其核心价值在于服务实体经济,特别是在贸易结算、供应链金融等场景中提升效率。目前,已有部分企业在探索相关应用,如义乌市场在 2023 年的链上稳定币流动规模超百亿美元,成为中小企业跨境支付的新选择;广发证券香港推出 “GF Token”,推动了代币化证券发行。未来,香港还计划在零售支付、公共交通等民生高频场景探索稳定币应用,如深圳地铁已试点外籍乘客用港币稳定币扫码乘车。

香港在稳定币政策上的一系列动作,展现出其在数字金融领域积极进取的态度。通过构建清晰、严格且与国际接轨的监管框架,香港有望在稳定币市场的规范发展中占据领先地位,为全球稳定币监管提供宝贵经验,推动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