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法律层面来看,我国虽未直接禁止持有比特币,但严禁任何虚拟货币的代币发行融资和交易活动。2021 年 9 月,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》,明确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。这意味着,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,从事比特币的集中交易、兑换、中介等业务,均违反了国家金融监管规定。若此类行为情节严重,符合非法经营罪的构成要件,就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,进而导致刑事拘留。
实际案例中,因买卖比特币被刑事拘留的情况多与违法犯罪活动相关。例如,部分不法分子利用比特币的匿名性,将其作为洗钱工具,通过低价收购、高价卖出等方式,转移贪污、诈骗、贩毒等犯罪所得。当警方侦破上游犯罪时,参与比特币交易的人员会因涉嫌洗钱罪被刑事拘留。2023 年,某地警方破获一起跨境电信诈骗案,抓获多名涉嫌用比特币转移赃款的嫌疑人,这些嫌疑人因买卖比特币协助洗钱,被依法刑事拘留,案件最终以洗钱罪提起公诉 。
此外,未经批准从事比特币兑换业务,也可能触犯非法经营罪。一些个人或团伙搭建非法交易平台,为他人提供比特币与法定货币的兑换服务,并从中赚取差价或手续费。这种行为扰乱了国家金融秩序,符合非法经营罪中 “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,非法经营证券、期货、保险业务的,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” 的情形。一旦交易金额达到刑事立案标准(通常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 5 万元以上,或违法所得在 1 万元以上),就可能被刑事拘留,面临有期徒刑、拘役或罚金等处罚 。
需要明确的是,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对涉嫌犯罪人员采取的强制措施,意味着当事人已被怀疑存在犯罪行为。被拘留后,公安机关会进一步收集证据,若证据确凿,案件将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,最终由法院作出判决。即便当事人辩称 “不知交易违法”,也不能成为免责理由,因为法律明确禁止的行为,公民有义务主动了解并遵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