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 年,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(SEC)对孙宇晨及其关联公司发起诉讼,核心指控围绕涉嫌非法销售证券展开。SEC 指出,孙宇晨通过旗下的波场 TRON 基金会、BitTorrent 基金会等实体,发行并销售了 TRX、BTT 等加密代币,这些代币被认定为未注册的证券。根据美国《证券法》,任何证券的发行和销售都必须向 SEC 注册,或符合豁免注册的条件,而孙宇晨及其团队未遵守这一规定,通过公开宣传、社交媒体营销等方式向投资者推广代币,吸引大量资金流入,涉嫌构成证券欺诈。
此外,SEC 还指控孙宇晨存在市场操纵行为。调查显示,他曾利用名人效应和社交媒体影响力,人为抬高代币价格后抛售获利,即所谓的 “拉高出货”。例如,孙宇晨曾高调宣布与知名人士的合作或慈善捐赠计划,引发市场对相关代币的追捧,价格短期内飙升,而他则趁机大量抛售手中持有的代币,从中牟取巨额利润,这种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公平秩序,损害了普通投资者的利益。
在反洗钱和合规方面,孙宇晨旗下的加密货币交易所 Poloniex 也成为被起诉的关联点。SEC 指控该交易所未采取有效的反洗钱措施,允许美国投资者在未完成充分身份验证的情况下进行交易,违反了美国的反洗钱法规。加密货币交易所作为资金流动的重要节点,本应承担严格的客户身份识别、交易监控等义务,而 Poloniex 的违规操作,为洗钱、资金转移等非法活动提供了便利,孙宇晨作为实际控制人,需对此承担相应责任。
值得注意的是,孙宇晨的被起诉并非孤例,而是加密货币行业从野蛮生长走向规范监管的缩影。全球范围内,监管机构对加密货币的态度逐渐趋严,尤其是对代币发行、交易所运营、市场操纵等行为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。孙宇晨的案例中,监管机构明确传递出一个信号:无论加密货币以何种形式存在,只要涉及证券属性、面向公众融资或存在市场操纵,就必须遵守现有金融监管框架,否则将面临法律的严惩。
孙宇晨在面对起诉时,曾采取多种方式应对,包括支付巨额和解金、与监管机构达成协议等。例如,2023 年他与 SEC 达成和解,同意支付超过 4500 万美元的罚款,并承诺加强旗下业务的合规性,包括停止未经注册的证券销售、完善反洗钱机制等。但这些和解并未完全消除其法律风险,后续仍可能因新的违规行为面临进一步的诉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