门罗币 CPU 挖矿算力表:高耗低效的非法参考

从算力表数据来看,不同 CPU 的挖矿能力差异显著。例如,英特尔酷睿 i9 - 13900K 的算力约为 12KH/s,AMD Ryzen 9 7950X 算力可达 15KH/s,而老旧的酷睿 i5 - 7500 算力仅 3KH/s 左右。这些数值看似清晰,却掩盖了挖矿的实际成本。以 Ryzen 9 7950X 为例,其功耗约 170W,按民用电价 0.5 元 / 度计算,每天电费约 2 元,而门罗币当前价格下,15KH/s 算力日均收益不足 0.5 元,明显入不敷出。算力表只展示了挖矿效率,却未体现 “挖得越多,亏得越多” 的残酷现实。

算力表的变化更揭示了挖矿难度的飙升。门罗币采用 CryptoNight 算法,每 6 个月进行一次硬分叉,目的是对抗专用矿机,维持 CPU 挖矿的 “公平性”。但这也导致算力门槛不断提高,2018 年主流 CPU 算力只需 5KH/s 即可参与,如今 10KH/s 以下的设备已被市场淘汰。算力表上的数值每年都需更新,反映出挖矿者必须持续投入资金升级硬件,陷入 “升级 - 亏损 - 再升级” 的恶性循环。

从法律与风险角度,算力表毫无实际意义。我国明确禁止任何虚拟货币挖矿活动,门罗币 CPU 挖矿也不例外。2021 年多部门联合发文后,各地对挖矿行为展开清查,多起案件中,警方查扣的挖矿设备算力总和达数百 TH/s,相关人员被追究法律责任。即便算力表显示设备性能优异,也无法改变挖矿违法的本质,更不能保障收益安全。

门罗币的匿名性让其成为非法交易工具,而 CPU 挖矿产生的算力,实则为这些灰色交易提供了技术支撑。算力表上的每一个数值,都可能与洗钱、非法集资等违法活动产生关联。参与其中的挖矿者,即便未直接参与犯罪,也可能因提供算力支持而被卷入法律纠纷。